面對12年國教各科授課時數變化的幾點建議
因為看到這次會訊的幾個附件,提到美國學制, 所以可能有幾點需要在這裡先說明一下:美國高中是四年制, 而一般學校的畢業要求,多半是修滿 20個CU (Carnegie Unit)左右。一個CU相當於和老師有120小時的接觸。 查了維基百科,也說美國高中或學院的學分數和CU之間的換算, 相當複雜。不過大致上,一個 CU 大約相當於我們的144堂課左右,約為 7.2 學分。6學期15CU,相當於108學分上下。也就是每學期要修滿18學分左右。
因此,美國一般高中畢業生的要求,約略相當於我們每學期要修滿 15~20 堂50分鐘的課。當然, 不是每個學生都只會修這些基本的要求,有的會修很多休閒性課程, 有的會修很多 AP課程。
我曾上網看過台北美國學校初中部的課表,大致上會發現, 他們每天早上都上語文、社會兩堂課,下午則有數學和自然課。 其他的則是音樂、體育、美術等休閒課程。由時間的分配, 大致上可以看出美國人對他們學生的期許。
參照物理學會聲明中的 Princeton Review對申請大學的建議,會發現, 其實他們要求的是自然和實驗科學,並不是物理、生物或化學。 而且,根據我的了解,這些都只是參考用的, 只要你有辦法證明你有某些強項, 很多知名大學並不會因為你沒讀過高中而不接受你的申請。總之, 就個人所知,美國大學求才若渴,很多書面要求,都只做參考, 不是硬性規定。這可能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同時,我曾用很多時間了解英國的入學制度。他們高中畢業生, 通常會被大學要求,考幾科類似證照測驗的考試。通常只有兩、 三科,旨在證明你有能力讀完大學。觀察這些考試題目深度適中, 有計算、論述的應用題目。
另外,我想特別舉個明確的例子說明。 牛津大學物理系對入學申請的學生,通過初審後, 還會有一個小小的測驗,測驗題目範本放在網上: http:// www2.physics.ox.ac.uk/sites/ default/files/Sample-Paper_0. pdf
(測驗時間 2小時,數學11題、物理14題。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題目難度相當於我們所謂的中偏易, 卻可測出學生學習深度的考題。更有趣的,恐怕是答案手稿:htt p://www2.physics.ox.ac.uk/ sites/default/files/Model- Solutions.pdf) 我看完後的心得就是, 難怪台灣的高中生跑到美國都被當成天才。
(測驗時間 2小時,數學11題、物理14題。值得注意的是,
回到這次的議題,其實,亞洲的高中生受到的是非常不人道的教育, 面對的也是非常不人道的考試、升學制度。有高中學生在電視上說, ”美國的高中比較好玩,台灣的大學比較好玩”, 說的恐怕是我們要共同面對的危機。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在高涌泉教授幾年前所指出, Ohio State University在Science包雷教授的一篇論文中指出 (Science: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asoning", Bao et al., 323-5914, 586-587, 01/30/2009. PDF。),亞洲這樣很像揠苗助長的教 育,結果就像逼少棒投手投變化球,最後很可能只是殺雞取卵。
看到中國高考結束後,全校瘋狂的撕書祭,有朋友感慨的說, 現在在看這個文章的我們,除了少數真的是有天分的天才, 多數恐怕只是運氣好,才會在這樣的廝殺氛圍中突圍, 沒有提前陣亡。
我們面對的殘酷的環境是:1. 太多自認很懂教育的人, 眼看他們無法消化,還要小孩子硬吞。2. 減少畢業學分數, 順帶的減少物理較學時數,恐怕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不得已作法。
不過回想起來,我們需要的物理基礎,其實沒有想像的多。 學生以後有心或有需要,上了大學要補回來,並沒有想像的困難。 因此在時數減少的困境下,既然我們可能無法改變, 我們或許可以有不一樣的因應方向。因此, 以下提供幾個對內和對外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1. 想辦法把物理和數學教學結合。
高涌泉和其他同仁,也有過類似的想法。 這包括請他們寫數學例題時,像Arfken 的應用數學一樣, 把物理情境融入,讓數學教學等同於物理教學。 這也包括和數學老師一起開發跨領域的AP課程。
多數數學家應該不會認為物理不是數學的一部分。因為牛頓、高斯、 馬克斯威這幾位物理大師,數學家也認為他們是數學大師。 有位數學老師,就告訴我,數學家都是觀察大自然得到靈感, 和物理學家沒有兩樣。我們或許可以和更多數學家努力溝通。 我們協助他們增加數學時數,請他們簡化數學深度、 融入更多物理情境。
2. 讓僅剩的高中物理基礎課程變得更有趣。美國、 英國的入學測驗,題目都很淺。大家都知道,刁鑽的題目, 對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我們需要和數學家一起,用更多時間、 心力,協同高中第一線的物理、數學老師, 一起從考倒學生的困境中突圍,讓高中的數理教育, 至少不會讓學生對數學或物理心生畏懼。
3. 各大學系所已經可以要求學測科目取捨與比重, 建議各大學系所,明確建議高中生,想來讀某個系, 必須先修滿那些課程。對物理系的建議, 則是由物理學會請大家一起商議,看看大家可不可以, 針對幾個不同的學校類型,對高中生提出共同建議, 讓他們預先準備。當然也包括遊說友系將物理 AP課程列為必修課 程。
4. 有建議過大考中心,讓考試像托福、GRE一樣, 準備好就去考,不用像現在學測一樣集中在兩天考, 學生可以比較輕鬆的面對。
英國只規定能考證照的最低年齡。學測考完,只要有像 PR值的能 力分佈值,就足以作為入學申請的參考依據。 大考中心正在努力建立題庫,這個方向也許在不久的將來, 會成為事實。我們也許可以利用簡單的考試, 幫助高中老師多教一些有趣、淺顯的物理。
最後,面對變局,大家可能要重新檢視,12年國教普及後, 我們對一般高中畢業生的認識和要求。國民教育, 要求的是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讓大眾的教育扁平化, 恐怕是不得不然的作法。也就是, 大家可能不能再拿以往的標準要求現在的高中生。他們的廣度, 我們遠遠不及,他們的深度也和我們角度相當不同, 也許我們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換一個角度欣賞這樣的成長和變化。
很多人擔心,這樣那樣會動搖國本,所以最後以物理怪才費曼 Feynman的高中教育,說明這樣的普及教育, 並不會影響天才的養成,因為他們會自己找到成長的階梯, 就像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費曼在紐約讀的是一所叫做 遙遠的搖滾 開來中學(Far Rockaway High School)
http://www.liherald.com/ stories/A-114-year-old- educational-legacy-ends,33593。 這是一所很普通的社區高中,這所出過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校, 卻因為近年來學生在紐約州會考表現不理想, 導致招生人數持續下滑,終於在2011年被迫關門大吉。 有趣的是,報導中,不少校友回憶說,高中四年的生活非常愉快。 更有人笑說,或許是因為玩過頭,終於玩到學校關門大吉。 也或許是這樣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 才能讓費曼這樣的天才如魚得水。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可以做的, 或許是讓他們成為天才的路上,能夠快樂一點點。
交大物理所 高文芳 2014.5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